第334章 逝者已矣(2/2)
高羽身着戎装,威风凛凛地站在城楼上。望着欢呼雀跃的百姓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深知,济南城的占领,仅仅是北伐征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,在前方,还有无数艰难险阻等待着他。完颜部的势力依然庞大,各地的抵抗力量也不容小觑。但他坚信,只要大夏军上下一心,秉持着卓越的战略布局和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,定能一步步推翻完颜部的统治,实现天下的统一大业。
他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,仿佛已经看到了那胜利的曙光穿透层层阴霾,洒向这片饱经战乱的大地。他转身对身旁的将领们说道:“济南城已破,但我们的征程远未结束。诸位,当继续奋勇向前,为大夏的荣耀,为天下百姓的太平,披荆斩棘!”将领们齐声应和,声音响彻云霄,充满了必胜的决心。
攻下青州之后,完颜部在黄河以南的势力已如风中残烛,仅剩下最后的据点睢阳。王保保率领着残兵败将退守至此,睢阳城内有完颜部驻军五万人,再加上王保保收拢的残军,共计六万余人。然而,他们所面临的,却是大夏两路近四十万大军的凌厉夹击,局势可谓毫无胜算。
另一边,已退到长安的司马仲达为求自保,不得不将所有主力共计二十万人囤积在函谷关,妄图凭借天险阻止大夏军西进。薛孟陵留下窦固、窦宪率领十万大军驻守弘农城,又安排狄英驻守洛邑城,随后亲率二十五万大军向东出陈留,顺利抵达睢阳城正面的小沛。高羽在青州经过短暂的休整后,留下杨林率领五万人驻守青州,自己则亲帅十五万大军,两日后也抵达了小沛城。至此,大夏两路大军胜利会师,剑指睢阳,只要攻下这座城池,完颜部便会被彻底赶回黄河以北。
在路过大将军李牧的陵墓时,高羽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,他当即决定停下队伍,前去祭拜。那座墓碑之上,“大夏烈国公,大将军李公牧”的字样,经十年的风吹日晒,已变得斑驳许多。高羽望着这字迹,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过去。时间过得如此之快,转眼间已过去十年,可与李牧相处的画面却仿若就在昨天。
高羽还记得初次与李牧相见时,那是大东沟之战。李牧身披重甲,手持长枪,骑在战马上,身姿挺拔如松,眼神坚毅而锐利。他指挥若定,率领麾下将士一次次击退来犯之敌,那英勇无畏的身影,让高羽瞬间心生敬意。之后,李牧便一直追随高羽,成为他麾下最为得力的战将。他们一同驰骋沙场,历经无数战役,从最初的小规模冲突,到后来的大规模会战,每一场战斗,都见证着他们的默契与情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