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红楼之平阳赋 > 第1003章 贾蔷码头践行

第1003章 贾蔷码头践行(1/2)

目录

第1003章贾蔷码头践行

“报,侯爷,季千户传来密报,现已查清西入密道出口,就在安阳山脉里面,季千户已经安排人探查,大约有千余人出逃,直奔着山脉深处走去,追了两个时辰,一无所获,这才命卑职前来传信。”

郡守府,

正堂内,

跪着的人不是别人,而是从甬道探查回来的,皇城司百户贺以修,此番弄得灰头土脸,狼狈不堪,可见在洞内吃了不少苦,白费了那么多的心思,

“这么远,从郡守府到安阳山脉,少说也有数十里,既然甬道能走一人,可见后院那座山,还真是被堆起来的,既如此,贺百户,你就通知季千户,把人撤回来,守好洞口,让弟兄们好好休息吧,折腾一天了,”

张瑾瑜想了想,既然人已经逃走,再找也是无用,除非真的为了几个人大动干戈,索性哪天南下之后,还能遇上几人,也说不定,

“是,侯爷,卑职这就回去传令,”

贺以修满脸感激和激动,从早忙到晚,饭都没吃上几口,还让贼首逃了,好在侯爷仁义,叩了首,人就出了正堂,

而坐在桌子东边位子上的晋王周鼎,则是满上一盅酒水,举杯道;

“侯爷,此番南下,历经三战,三战三捷,剿灭贼军,震慑天下,小王在此拜谢,”

起身说话,喝完手里的酒水,而后躬身一拜,张瑾瑜怎会胡乱受之,亦起身回礼,道;

“殿下客气,此番南下之胜,皆是借了皇上威名,麾下将校用命,臣,岂可贪功,天下人心,在于朝廷,不在于逆贼,天时地利人和,臣都占了,贼首焉能不败,”

张瑾瑜朗声上口,但心底也有了一丝悬念,原本以为关内富硕,兵强马壮,此番两教叛逆起兵,也算把朝廷面上的遮羞布,一把扯下,天下各地节度使,多有异心,藩王更是野心勃勃,朝堂纷争,文官内耗,以至于地方生乱,

从而导致民不聊生,干柴遇上烈火,只能燃尽,这些好像就是前世明朝翻版,都说明朝亡于崇祯,却有史书云,明实亡于万历,还有史书云,明始亡于嘉靖,不管是亡与谁,这皇帝,是逃不了责任的,

“侯爷还是这般谦逊,兵卒勇猛,理所当然,为将者以身作则,那是当将军的事,唯有为帅者,统筹全局,决胜于千里之外,侯爷用兵,鬼神莫测,但小王始终有些担忧,”

二人坐罢,重新拿起筷子,夹了一些肉菜进嘴,仿佛是两位好友一般,闲暇畅谈,可以说是到现在,张瑾瑜这才知晓大殿下,真的有夺嫡之心,当然,一般嫡长子,都有先天优势,一个是年龄,另一个就是长幼有序,

朝廷文臣,都读的是圣人之道,这一点,无可匹敌,就看那两位皇子,如何表现了,想到这些,就会回想到二皇子的勇猛,三皇子的文采,以及眼前大皇子的沉稳,不好决断啊,

“不知殿下,有何忧心之处”

“侯爷,都说这些贼教,善于隐藏,并且剿灭不尽,就算留有一人,也会死灰复燃,小王想毕功于一役,彻底剿灭两教贼军,以绝后患。”

此番言语,甚为决断,晋王脸上闪过一丝狠辣,显然不是说一说,但张瑾瑜心底苦笑一声,还是太想当然了,

别说是他,自从白莲教出来之后,历朝历代谁不想剿灭她们,可谁做到了,这玩意不是靠剿灭就能消灭的,若是百姓吃不饱,早晚还会出来黑莲,黄莲的,

“殿下,天下纷乱渐起,现在要做的,就是稳住朝局,京营可战之兵,伤亡不小,这些,还需要回京补充,太平教,还有白莲教,虽然是心腹大患,但也无法彻底剿灭,为今之计,只能把他们赶往岭南之地,以防为主,”

话说的隐晦,但也算点明了朝局,现在不是考虑这些逆贼的事,而是考虑以后的事,或者说,是皇上应该考虑的,现在仅仅是亲王,未免考虑太多了,

晋王神色一怔,坐在那细细回想,侯爷所说,言之有理,原本以为需要彻底剿灭两教贼首,如今看来,就连洛云侯也没有把握,只能以驱赶为主,岭南三郡,虽然地方不小,但山高水远,瘴气弥漫,加之山越一族不服管教,或许也是个稳妥的办法,总归是心中有些不甘。

“那侯爷的想法是”

“南下卫州,攻取林岳府,然后再截断白莲教退路,以攻取林州,钦州等地,合围白莲教主力,这样一来,两教大势一破,再无回天之力,剩下的,就是以卫州为屯粮之地,驻守林岳府和林州一线,阻敌于岭南地区,京南之乱,就可以收官了。”

这也是张瑾瑜大致的想法,朝廷的命根子京营和禁军,不可能一直捏在自己手中,若是战事顺利,定会有一帮老臣出来作妖,若是不顺利,也会有人说三道四,所以,怎么拿捏其中的好处,就是一门学问了,好在每一城搜刮,也能产出不少,安抚士卒是够用的了,

晋王定定看着洛云侯,不像是说假话,这些,倒也是好办法,林州,卫州,林岳府,恰好封锁了京南南部位置,看来侯爷早有定论,想到京城父皇于自己的交代,尽量剿灭两教高层,怕是没多少希望了,

“那好,就依侯爷所言,若是有机会消灭贼首,”

顿了一下,出声问道,

“若是真的碰到贼首,不惜一切代价,围杀。”

张瑾瑜端起酒盅,冷冷跟了一句,

“好,侯爷,干。”

“干。”

京城,

西城外码头岸边,此刻,贾蔷已经收拾好衣物,带着贾蓉府上跟来的小厮,并着两府的兄弟,以及薛家大哥,众人在码头酒肆,要了两张桌子,

一同喝酒为贾蔷践行,

薛蟠也是后来知晓此事,心中对贾蔷还有些愧疚,毕竟府上的事,他虽然知晓,但一直没有敢出头帮衬,躲在院子里多日,以他的脾性,如何能按耐住,要不是薛宝钗派人看着,早就出来了,

如今前日,听到贾蔷要去江南,心中再也忍不住,找了贾青等人,算了日子,他做东,就在码头给贾蔷践行,

桌上,

众人都有些沉默,好好的日子,总归是麻烦不断,薛蟠有些气闷,看着众人,狠狠拍了桌子,端着一壶酒,给众人眼前的酒碗满上,道;

“诸位贤弟,这些日子,也多亏了你们的帮衬,当哥哥的惭愧,蔷哥儿的事,为兄听说过,但为兄毕竟是外人,不姓贾,不敢参合,兄弟们怨我也是应该的,这一碗酒,哥哥先干为敬,算是赔罪了,”

抿了抿嘴,端起手中的酒碗,一饮而尽,顾不得嘴角留下的残液,面色有些复杂,其余众人许多话也不好说,把目光看向安稳坐在那的贾蔷,几日不见,蔷哥儿变化极大,

“薛大哥,薛大哥,弟怎敢埋怨你,要不是你及时送来的散碎银子,弟出狱后,连一顿饱饭怕都吃不上了,再说,薛大哥也是借住荣国府,确实不好插手,”

贾蔷也跟着端起酒盅,慢慢喝干,嘴里的话,更多的是客气,贾青等人听得有异,这薛家大哥,好似也并没有真的那样真心,

也不知薛蟠是不是没听明白,哈哈一笑,

“哎呀,蔷哥儿,此番去江南,哥哥也没什么送你的,这是一些盘缠,一百两的碎银子,够你路上用的,吃的喝的,可别亏了自己,都说穷家富路,外面定要小心。”

众人有些愕然,但看着薛蟠的面目,并不像是说假话,众人脸色这才好了许多,贾蔷定定看着薛大哥,有些愣神,也随之一笑,看着桌上的碎银子,也不含糊,伸手接过,纠缠在腰间,

“多谢薛大哥提点,弟必不敢忘,此番去江南,也是给珍老爷送葬的,来回半月有余,再耽搁一些日子,也就到了月末,那时候,回来再给众位兄弟相聚,此番,轮到我敬酒了,干。”

豪迈之气立显,这一下,桌上气氛,热烈许多,贾青等人也起身抱拳道;

“蔷哥一路珍重,学堂里的事,暂且放放,我等已经入学,来的夫子,也算有文采,等蔷哥儿回来后,再用功读书,来日考个功名才是,”

有感而发,如今贾家出了一个贾兰,并且是京城为官,现在大奶奶那里,威严是越来越重,谁不稀罕,所以,不少贾家子弟,真的想读书,恰好,大奶奶仁义,每人每月三两银子月例不说,还管了一顿饭,谁不念着大奶奶的好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