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印花(1/2)
第47章印花
不一会儿谈湘拿着一沓画稿回来了。
“丰爷爷,您看!”谈湘将画稿递给了慕容丰。
慕容丰接过后认真翻看了起来,看完后他扶了扶眼镜,问道:
“这个小东西是,浣熊?还有兔子和豹子?”。
“是的,这是我的故事的主人公,神探小浣熊,游走在大森林里智破疑案的神秘侦探,旁边的是它的朋友兔子医生,还有它的宿敌豹子警官!”
这些手稿是谈湘前些日子画的,原本只是心血来潮,这回听慕容丰这么一说,她倒也萌生把脑海里这个故事完整的画出来的想法。
“嗯,不错,有点意思,就是少了点,既然开始了,就要好好画下去呀!”慕容丰语重心长的说道。
他其实很羡慕谈湘,还那么年轻,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,不过自己可不会服老,只要他还活一天,就要继续发光发热。
“嗯,一定会的!”自己的梦想得到鼓励,谈湘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,她真实万分庆幸,能够再经历一遍青春少年,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。
午饭过后,两人又配合默契的的继续绘制还没完成《西游记》最后几个章节,出版社已经在催下版本的手稿了,他们得抓紧时间才行。
就这么忙了一下午,等手头的事情告一段落已经是晚饭时分了,谈湘也就不打算回村里了,阿爷阿奶知道她来丰爷爷这,这一点不用担心。
第二天一早,天气晴好,万里无云,刚吃过早饭,慕容丰就掏出一把钱,塞给了谈湘。
“湘丫头,烦你件事,我今天有个老朋友上门找我喝酒,劳你帮我置办一桌酒菜,爷爷先谢过你了。”
谈湘摊开手一看,慕容丰居然给了她三十块,这也太多了,她可不能收。
“丰爷爷,本来我们俩也是要吃饭的,不过是加双筷子的事,你怎么还给我钱呀,放心,今天的午饭呀,绝对丰盛!”
“诶,一码归一码,你做一大桌子菜可不容易,我可不能让你自己贴钱,拿着。”
谈湘把钱塞回去,边往外跑边笑着喊道:
“丰爷爷,我要赶紧出门了,晚了可就买不到新鲜的大虾了,今天呀,给你们做你最喜欢的油焖大虾!”
慕容丰拄着拐杖站在院子里的桃枝下,朝着谈湘离去的方向笑着无奈的摇了摇头。
既然是要喝酒,那就要朝着下酒菜的方向准备了,谈湘买菜回来,跟着慕容丰画了两个多小时,擡头一看墙上的时钟已经块十点了,就赶紧来到厨房忙活了起来。
先把年前腌制的牛肉和猪耳朵从缸里拿出来,用凉水冲洗干净,放入锅中,加水没过,放入冰糖香叶八角酱油,先煮它个一小时。
然后就是最麻烦的肥肠,这东西可得好好洗洗,所以她是一点也不心疼,直接上面粉,来来回回洗了很多遍。
待刮洗干净,再把它们放入冷水锅内,加入白酒煮至熟透,捞出沥干水分,切成两指宽。
青椒和红椒切成滚刀块,剥几瓣大蒜,葱切段,姜切片。起锅热油,放入肥肠,爆炒,加入白酒、盐、蚝油、酱油煸炒入味,再加入八角、桂皮、干辣椒,旺火烧开后撇去浮沫,转用小火焖至肥肠软烂。
再次起锅热油,下蒜片、姜片炒香、放黄豆酱炒散,倒入焖好的肥肠和青、红椒块,加入盐、味精,翻炒断生,淋香油,撒葱段,装入铺了洋葱丝的砂锅内,盖上盖子保温,这样第一个菜就算完成了。
这一通忙活下来,锅里煮着的牛肉和猪耳朵也该差不多了。
捞出来让它们自然冷却,这边先做一个皮蛋豆腐,豆腐是早上刚买回来的,嫩得不得了,一不小心就会碎掉。
豆腐切成丁放在盘子里,剥三个皮蛋,用棉线分成瓣状,摆放在豆腐四周,最后淋上调配好的料汁,这就算完成了。
然后是油焖大虾,这是谈湘的拿手菜了,做起来一点也不麻烦,不一会儿就出锅了。
这时候牛肉和猪耳朵也冷却的差不多了,牛肉切片装盘,旁边放上蘸酱,猪耳朵切丝加入香菜凉拌,这就算是两道菜了。
最后,再来盘油炸花生米,这就齐活啦!
忙完这一切,刚好院门外响起了敲门声,谈湘跑过去开门,打开门,发现门外站着的是一位和慕容老师差不多年纪的老爷爷,手上拎着两瓶酒,笑吟吟的。
“您是杨爷爷吧,快请进快请进,丰爷爷等您好久了。”
杨建军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姑娘,说道:
“你是湘丫头吧,你丰爷爷可没少在我面前夸你。”
屋里慕容丰听到声响,拄着拐杖迫不及待的迎了出来,边走边喊道:
“老杨,你怎么才来呀!快进来,我等你半天了!”
谈湘见两人进了屋,就赶紧回厨房准备上菜了。酒菜上桌,谈湘本想给两人留下谈话空间,自己回房间单独吃,谁知两人并不在乎,让谈湘也坐下一起吃。
“诶,有什么好回避的,我和老杨多少年的朋友了,也没什么悄悄话要说,来来回回也就那些事,你坐下,一起吃,忙了一上午了,别折腾了。”
谈湘也就不再推辞,给自己拿了副碗筷,坐下一起吃午饭。
两个小老头小酒一口接一口,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,聊聊各自年轻时光,聊聊现在社会的新动向。
秀才不出门,便知天下事,谈湘这才发现,原来慕容丰对于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,居然一点没有脱节。
从两人的对话中谈湘得知,这位杨爷爷原来是县纺织厂的高级技术员。
他原来是在沪市机械厂工作的,七二年的时候县纺织厂从沪市机械厂购买了一台大型印花机,杨建军作为技术人员,被高薪聘请到了县纺织厂,负责这台印花机的技术指导和维修工作。
“老杨头,当初决定从沪市来到这个小县城,你可曾后悔呀?”慕容丰问道。
他们俩是多年好友,没有什么是不能说的,丹平县其实也还说得过去,可和繁华的沪市相比,那就差距大了。
“时也运也,当初做决定的时候谁能预料得到后面的事呢,至少呀,这么些年我都安安稳稳过来了,我该知足了。”
“我不信你老杨头是个没有大志的人,你那一身的本事,你甘心就这么埋没了?”
“不甘心还能怎样呀,老丰呀,我都快六十了,再过两年就退休了,半截身子进土的年纪了。”杨建军说完举起小酒杯一饮而下。
“我听说县纺织厂快撑不下去了,你还考虑过回沪市呀?”
“回不去了,当初我本就是被排挤出来的,如今这个形式,哪有多余的岗位留给我这个老头呀,当初我原以为来到这能有机会实现我的抱负,没想到这县纺织厂的水呀,不比沪市机械厂的深,我一个外来人,没有关系又不站队,哪个领导会重用我呀,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自从七二年印花机买回来,这十几年来纺织厂就没有重新制过版,厂里用的还是以前的那套,你说说看,这厂能不倒嘛!”
可以看得出来,杨建军对纺织厂还是有感情的,只是恨铁不成钢罢了。
“老丰,我是真羡慕呀,去年我回上海探亲,看到那商场里卖的各种新款式的布料,我就想着,如果能给我个机会,我那台老印花机印出来的花样,不会比那些差的!”
“你的本事我还能不清楚嘛,老哥懂你,说出来就好,别憋在心里,来,我们再喝一杯!”
席间,谈湘只听不说,默默夹菜吃饭,她感觉这县纺织厂最近在人们口中出现的有些频繁呀,上次是康姨,现在是杨爷爷,好像大家都不看好它。
这时候的谈湘还不知道,这家纺织厂,以后会和自己扯上千丝万缕的关系。
很快就来到了正月初七,这天是他们和康科长约好的日子,谈湘三人提上大包小包的礼包,骑着三轮车来到了康科长家楼下。
康科长住在纺织厂的职工房,她家是双职工,当初分到了七十平的楼房,在整个厂里算是顶顶不错的了。
虽说是上门做客,几人可不会等到饭点才过去,肯定是要提前过去搭把手的,他们能有这么好的店铺,全靠当初康科长的推荐。
停车上楼,谈翠带着谈湘和谈国青敲响了康科长家大门,来开门的康科长的老公,纺织厂的生产主任,崔春雷,他还记得谈翠的模样,赶紧把人给迎了进来。
一进门三人就感觉到一股暖意,康科长家布置的很是温馨,康科长正和她婆婆两人在厨房忙活着,孩子们正在看电视。
康科长家有两个孩子,大儿子康佳鹏上高二,小女儿康佳蕙上初三,小女儿和谈湘刚好是同一届。
有了他们的加入,不一会儿饭菜就上桌了,大过年的这可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,几人边吃边聊。
孩子的学业自然是逃不过的话题,几人得知康科长的女儿康佳蕙也准备考一中。
“这不巧了,说不定这两个孩子还能做同学呢,我侄女也准备今年考一中,她连一中旁房子都提前买好了。”谈翠笑着说道。
“可是新校区那边的商品房?”崔主任问道,似是很感兴趣。
“对,这个商品房什么的我也是第一次听说,要我自己买是不敢的,偏阿湘这丫头胆子大,自己拍板买了,说是看准了那一块将来会有发展。”
谈湘见自己被点名了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