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小吊梨汤(1/2)
第37章小吊梨汤
“媛媛,别急,往下看。”这时候魏大为倒是淡定多了,认真看起了方案。
看完后,魏大为是彻底服气了。
“谈小姐,真是太妙了!你是怎么想出这个方案的?”
谈湘有些不好意思,她这个纯粹是吃货的经验罢了,她脑子里的巧克力食品不要太多哦,之所以把金币巧克力作为第一个试水对象,不过是因为它最简单罢了,毕竟包装是最容易应用的。
“魏先生,我也是投群众所好罢了,毕竟没有人会不喜欢钱,这金灿灿的金币、金元宝,想来是足够吸引眼球的吧。”
“可不是嘛,一开始还真吓我一跳,我还以要用真的金子做呢,原来用锡箔纸就可以呀。”
“技术着方面有魏先生在我们都很放心,至于锡箔纸不过是我的一种建议,它塑形容易,不透光还能保温防止变质,若是有更适合的材料,魏先生可以方便行事。”
“这个锡箔纸的确好用,以前在糖果厂的时候我就接触过这种材料,有了这个方案,我们仓库里积压的存货就能回炉再造了,我马上就按照你设计的形状和图案去找师傅改造冲压和包装机器!”
魏大为说着就要起身。
谈湘赶紧叫住了他,说道:
“魏先生,你先别急,我建议先从巧克力金币开始,这种最为简单,至于金元宝金花生等第一批资金回笼了再投产也来得及。”
“你说的对,一口气吃不成胖子,我们先做巧克力金币。”
谈湘的企划书虽然格式简单,但内容详尽,尤其是里面的图形,精细到可以直接当做设计图稿用了,在这方面她是有强迫症的,做不到潦草了事。
魏大为此刻是一刻也等不了了,他现在就要去找厂里的技术员商量。
程媛媛看着自己老公这番风风火火的模样,也是哭笑不得。
这就结束了?定了?谈国青和谈翠对视一眼,他们被侄女的雷厉风行给惊到了。
谈湘对此次合作的开端很是满意,魏先生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,做生意,不仅产品很重要,合作伙伴的人品更重要,之前她们几次买卖之所以能这么顺利,都是因为她和谈国青谈翠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的缘故。
对于谈国青和谈翠,她是百分之百放心的,三人虽然现在没签过什么协议,但都默认了三等分原则。
其实谈国青和谈翠原是想让谈湘占大头的,但谈湘不同意,她也不需要。
虽然点子是她想的,但大部分活都是谈国青和谈翠做的,自己现在还是学生,以后大部分时间是要花在学业上的,生意这边还是要靠谈国青和谈翠。
不过,这次赚了这么多钱,谈翠提议,他们三人是时候签个合伙协议了,毕竟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。
谈湘同意了,这一点她早就在准备了,只是在等个合适的机会拿出来,她很珍惜和谈国庆谈翠之间相互依靠的感情,提前做好约定,能避免日后很多矛盾。
她喜欢钱,钱没什么不好,让人有安全感,让人能自由独立,但她不想做个只有钱的人,梦想、亲情、友情,如果幸运,或许还能遇到相伴一生的人,在这朝气蓬勃的时代里,她想要活得更精彩。
国庆假期结束,谈湘也要回学校了,而谈国青和谈翠则留了下来,一方面配合工厂生产,另一方面从省城去往深城补货也更方便一些。
大巴车在石子路上颠簸着,扬起一阵阵尘土。谈湘回到慕容老师的小院时已经是下午四点了。
令她意外的是,慕容老师居然还没有回来,屋檐下的躺椅还在原来的位置,堂屋里桌子上都积灰了,看来这些天都没人来过。
放下背包,她开始疯狂补作业,这年头的作业并不多,毕竟老师印卷子也不方便。
之前她每天晚上卖完衣服回来带着做了一些,今天晚上再突击一下,就能按时完成了。
谈湘做完作业从书本中擡起头来,才发现天都黑透了,慕容老师还没回来。
一看时针,都已经指向七点了,看来今天是不会回来了,谈湘走进厨房,给自己做了碗番茄鸡蛋焖面。
先在锅中打入两个鸡蛋,煎一下,盛出备用。接着蒜末炒香,加入切成丁的番茄,炒出汁,加入酱油、陈醋、盐、白糖,倒入清水,放入荷包蛋、面条,小火焖五分钟。
出锅前撒上葱花,简直太香了!开吃!
吃完晚饭,收拾好厨房,简单的打扫了卫生,谈湘拿起课本看了起来,这段时间她一直忙着做生意,可对于学业,她是一点没落下的。虽然有上辈子的基础,可她并没有因为就放松,毕竟,学无止境嘛。
晚上九点多,谈湘有了困意,便放下书本,洗漱后就睡下了。
院子里静悄悄的,静的可以清楚的听清楚每一种昆虫的鸣叫声,躺在床上,透过窗户,就能清楚的看见夜空中的星星,这种生活,谈湘觉得惬意极了。
她现在有钱赚,有书读,有人支持自己的爱好和梦想,这一切是她刚穿来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,若是原来的那个阿湘还在,她应该也会很开心吧,自己应该没有辜负她吧。
就这么想着想着,谈湘渐渐地沉入了梦想,嘴角还带着笑意。
接下来的时间,大家都在各自忙碌着,谈二牛的晚稻到了收割的时候了,虽然儿子女儿不在家,但村里人都来帮忙了,靠着谈二牛的编织品,这几个月大家都赚了不少,自然是要投桃报李的。
慕容老师前几天回来过一趟,拿了些换季衣物就又回枣儿庄了。
谈湘周末回村,才知道慕容老师这段时候迷上了水墨画,正跟着沈南星学画画呢。
山里的竹子和溪里的虾,是他最喜欢画的两样,他是学西洋画出身的,以前对水墨画只有基本的了解,可当他来到这如水墨画一般的小山村后,他才真正的理解了国画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