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耽美 > 女扮男装的男配如何自救 > 第80章

第80章(1/2)

目录

第80章

六元及第

刚踏入奉天殿,谢青云就看到了小侯爷。

殿试中,女帝是主考官,其他文武百官则是辅助监考官。小侯爷身为燕国公,又有大将军之职,自然位于文武百官之列。

他今日站在公侯队伍的前排,是那片里最年轻、爵位最高的人,在一众垂垂老矣的侯爷伯爷中,最为醒目俊朗,让人眼前一亮。

只是短暂视线接触的一瞬,小侯爷朝她竖起大拇指,为她鼓劲加油。

谢青云嘴角弯了弯,随礼官安排进入殿中站好。

贡士们全部站好,等了些许,女帝才进殿坐上王座。

礼官唱和,三百余人跪拜面圣,起身时,谢青云不动声色看了一眼女帝。

女帝正是盛年,龙睛虎目,神采奕奕。和去年秋猎时相比更加威严,她坐在王座之上,神色姿态十分放松,但举手投足间却威势凛凛,尽显上位者风范。

女帝的美貌自不用说,但她登上权力之巅,盛权带来的风采早已远超她本身的容貌。

权力真是堪比青春永驻的神药啊。

现在,她也即将有资格品尝这样的神药了。

礼官喊道:“贡士入座!”

谢青云收回心神,寻找自己的座位坐下,等待考试开始。

谢青云察觉女帝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,随后,殿中百官的视线也跟了过来,她心中丝毫不慌,依旧大方镇定地研墨开笔。

女帝见状,眼中闪过满意之色,又把目光投向其他贡士。

今科参考的贡士里年轻人居多,为了让女帝赏心悦目,当时安排座位的官员有意把长相出挑的年轻男女放在前面。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轻人,被天子与百官盯着看,心理压力巨大,好几个的手都抖了抖,虽然没有失态,但有谢青云珠玉在前,倒显得他们毛躁了。

陛下在堂上,百官不敢窃窃私语,眉眼官司却不会因此而停。

傅钧义瞅了瞅离他最近的汝阳侯。

汝阳侯发觉有人在看自己,擡了擡眼,就对上傅钧义一脸骄傲的神情。

傅钧义的嘴角扬得老高,大拇指指了指谢青云所在的方位,无声嘚瑟道:我未婚妻,厉害吧!是不是很羡慕很嫉妒?!

汝阳侯咬牙,怒得喷气。谢文烟的文名传出来以后,他就有意为自家嫡子求亲,但几次送信往江州都被拦截,登门拜访顾相也诸次不顺,更过分的是每次要去正裕坊不是马车坏就是拉肚子,折磨得他这把老骨头够呛。

他一开始还以为是谢文烟与自家八字不合,等到谢傅两家传出好事将近,他才知道是这小子背后捣鬼。

傅钧义朝汝阳侯炫耀完,又把目光转向另一位伯爷,之前他只能在暗中动手脚,现在自家的亲亲未婚妻就在现场,他一定要炫耀个够!

没一会儿,公侯列队所在的气氛就与众不同起来,各个老者看起来都气呼呼的。

女帝注意到那处,很快有太监附耳告诉总管太监,再由总管太监小声将小国公爷的耀武扬威说出来。

女帝心叹小燕国公的幼稚,更加放心,没有多加干涉,重新把注意力放在贡生身上。

殿试是科举的最后一场,建朝之初因为应考之人不多,都是当场批卷定名次,随着大武朝日趋发展,人才济济,越到后期进入殿试的人员越多。到了如今,这场殿试足有三百余人参考。

人数这么多,女帝日理万机,自然不会从头到尾监考,她只在场中坐了两刻钟就离场了,其余交给殿中其他百官。

顾相是文臣之首,谢青云身为她的弟子,是这场殿试里最受人瞩目的人。从头到尾,都有目光落在身上。

谢青云丝毫不受视线干扰,答得行如流水,文不加点。别的考生还有皱眉停顿的时候,她却没有停笔的时候。

谢青云的文章一气呵成,她从心流状态脱身,再看场中,大半考生已经完成答题。她稍作检查,等待礼官过来收卷。

殿试结束,众贡生随礼官离开皇宫。

谢青云走出宫门,小侯爷第一时间冲过来,端出一碗润喉的汤盅给她,“阿云,考试辛苦了,赶紧喝点甜的放松放松。”

谢青云笑着接过,心里因为他的体贴和关怀暖洋洋的,考试考那么久,她其实早就渴了。她捧着汤盅喝了一口,甜汤温度适宜,一入咽喉就缓解了干渴,甜味在口腔蔓延,神经都舒缓下来。

傅钧义一直关注着她,看到她喝汤的速度慢下来,立刻递来一盘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小糕点,一口一个又解馋又解压。

谢青云笑了,用叉子去叉小糕点时还用小拇指勾了勾他的掌心。

傅钧义笑得更加灿烂,往前走了两步,直接挨在谢青云身边。

就在两个小情侣黏黏糊糊之时,汝阳侯从宫门走出,他朝两人重哼了一声,又瞪了一眼,才走向自己的马车,在仆从的簇拥下离开。

谢青云刚开始没在意,直到后续的几个侯爷伯爷也与汝阳侯一样的操作,她终于意识到不对了。

谢青云扬了扬眉,“你刚才在殿中做了什么好事?”

傅钧义笑得见牙不见眼,“没做什么,就是我的未婚妻太优秀了,我没忍住和几位长辈炫耀了一下。”

谢青云失笑,不用小侯爷说,就他那幼稚张扬的性子,她也能想到他做了什么。

谢青云吃完最后一块小糕点,去拉小侯爷的手,“我们回家。”

傅钧义:“嗯!回家!”

·

殿试因为考试人数众多,并不是现场批卷,一般有三到七日的批卷时间,批卷的人也不是女帝,而是女帝指定阁老大臣,阁老大臣再选定读卷官共同阅卷。

为了保证批卷的公平性,读卷官从三省六部九寺中优选有文名且作风清正之人,此外,所有贡士的答卷都要经历读卷官轮番批阅定级打分。

殿试的成绩不是一个人就能定的,要经过所有读卷官的轮阅之后取综合评分定等,定等之后优选出前十名的卷子,交由女帝朱笔定名。

文无第一,在最优秀的一批学子里选出十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,往年殿试的阅卷定等都要争论许久,今年却十分例外,有一篇文章被众读卷官推举为当之无愧的第一。

女帝处理完公务,听闻此事,迫不及待拿过卷子一观,观完之后十分满意,这篇策论不仅文采斐然,逻辑严密,难得的是可以落地实践,提出了几条角度独特的建议,连她看了都觉得耳目一新。

女帝撕开答卷的糊名,看到上面写着的“谢青云”三字,哈哈笑出声,朱笔一圈,定下一甲头名。

负责送卷子过来的总管太监笑着附和道:“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,大武朝第一位六元及第的明珠之才诞于今朝,实乃吉兆鸿福。”

女帝眼中含笑,“天下英才都将入吾彀中!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