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(1/2)
第32章
月考,胡姬
天权楼的教室已经大变,用木板隔出一个个只有一平米的空间,放了桌椅后除了埋头做题,其他事情身体都不好伸展开。
古代条件比不上现代便捷,没有监控监督所有学子,因此科举这样的重大考试,只能从物理条件上规避舞弊的可能。
前朝,从州试开始,考生要在贡院进行考试,贡院里分割成一排一排的小隔间,称为号舍。号舍只有一平米多的空间,有上下两个隔板,上面的隔板可以当做考试的桌板,夜间睡觉的时候上桌板还能取下来与下桌板并在一起,拼成一个狭小的床板供考生夜间休息。
乡试需要考三场,一场三天,共计九天,这九天,考生的吃喝拉撒都在贡院里进行。考试期间贡院要落锁,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开门。
前朝就出现过考生被火灾烧死、被虫蛇咬中毒发身亡、吃变质食物病死之类的惨烈事件。
到了大武朝,科举经过一系列改革。
号舍都用砖瓦制成,考前还要驱虫驱蛇,做好消防措施,没再出现这样的惨剧。
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也做了相应调整,从九天的考试时间缩短成三天,辰时开考,每次考两个时辰(4个小时)就会结束一轮考试,休息两刻钟后,继续下一轮考试。这样的改革为考生提供了足够的如厕时间和夜间休息时间,但依旧是对考生身体的一大考验。
无论是乡试还是天权班的月考,考试期间考生如果因五道轮回想去茅房,需要把考卷交给监考官,监考官会在这样的答卷上做黑色标记,大家会把这样的标记叫做“屎戳子”,有了这个戳子的答卷无论答得多么惊才绝艳,评卷人员都不会评阅,这次考试相当于白考了。
这就意味着,考试前后必须吃得少且喝得少,因此考试期间最好的餐食就是馒头了,还能避免食物变质引发食物中毒的惨剧。
天权楼的月考内容与乡试看齐。
第一天考进士科和明经科中的经义,上午考四书两道、五言八韵诗词一首,下午考五经两道,并诏表诰择其一,这里说的诏表诰可以理解为公文写作。
第二天考明算科和明法科,上午考经典数学题和户部公示的一些资料,类似现代公考里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,下午考一部分律法条例以及案件判词,这里的案件判词是给考生一个具体的案件,让考生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断案并书写判词。
第三天考明经科中的时务策论,上午下午各一篇,涉及内容很广,军事、时事、农事、刑事、吏治、河防、工赈等等都可能考到。
谢青云呆在狭小的隔间内,握着毛笔认认真真答题,她跟着剧情商城补课那么久,还有人工智能提供的记忆,再加上前世信息大爆炸熏陶,十二年考试的训练,她对这次月考信心满满。
·
天玑楼的考试就没有这么严格了,只考两天,每场考试只考一个时辰,第一天上午考诗词名文填空、词句释义,下午考法律条文填空、法律常识判断,第二天上午考明算科经典题型,下午考时事评析。
从前傅钧义遇上这类考试完全一筹莫展,在谢青云的潜移默化下他捧着书本不再觉得头疼,竟然能答很多题了,尤其明算科的考试他考的那叫一个行云流水。
傅钧义考完试那叫一个膨胀,只觉得天玑楼的魁首已经在向他招手了。
天玑楼比天权楼提前一天考完试,书院直接给天玑楼的学子放假,傅钧义却没有就此放假,第三天还是来了书院,等着谢青云考试结束一起大吃一顿。
这一天下午下了大雨,天玑楼已经锁了,天权楼外又有老师监考不准靠近,傅钧义只能在两楼之间的花园和走廊处等待。
他也不是枯等,一会儿在走廊打拳比划,一会儿撑着伞在雨中背《滕王阁序》,时间安排得妥妥的。
谢青云从考场出来的时候,一眼看到撑伞在花园里走来走去的小侯爷。夏雨急促又猛烈,敲打在他的伞面,溅起细小的水花,他的衣摆和发尾都湿了。
谢青云撑了伞,拉着他去走廊,“雨下这么大,你怎么还在雨里背书,嫌自己身体太强壮想生病啊?”
傅钧义低头看了看湿掉的衣服,完全不在意,“放心,本侯爷身体强壮得很,一拳能打死一头牛,这点雨不算什么的。”
谢青云很严肃地叮嘱,“不要小看夏日的风雨,夏天暑热,一个贪凉,就容易受风寒之邪。”
傅钧义看了他一会儿,突然笑起来,“青云兄,你现在训我的样子真像我娘,我娘每次训我爹的时候就你这个表情这个语气。”
他说完,表情突然一顿。
他、他怎么把自己和青云兄的关系比作夫妻关系啊!
傅钧义十分懊恼,偷偷去看谢青云,没看到他因为这句话发生表情变化,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。
谢青云哪里知道这家伙的脑回路,听到小侯爷说自己像他娘还以为他是嫌自己啰嗦,也不再多说什么。
她望着走廊外的雨幕,“今日下雨,还是早点回家吧,等哪日天晴再来约饭吧?”
傅钧义揽住他的肩膀,“别啊,我都在归雁楼定好位置了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