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 金光洒满新家院,好日子这才开篇!(1/2)
~地基终于完工那天,整个山湾村都仿佛闻到了陆青山家飘出的肉香。
他特地托刘华强从县里捎回来一头膘肥体壮的肥羊,就在新挖的地基旁支起大锅。、
羊肉炖得咕嘟冒泡,香气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孔。
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,连同所有出过大力的壮劳力,都被陆青山请了过来。
“来来来,都别客气,今天肉管够,酒管足!”
陆青山亲自给赵永年和赵大志倒上酒。
院子里临时搭起的几张桌子坐满了人,赵强这小子,脸膛喝得红扑扑的,端着大海碗,兴奋地嚷嚷:“青山哥,您这地基打的,我瞅着比县里给干部盖楼房的法子还讲究!那叫一个扎实!”
他这几天跟着陆青山,偷偷学了不少门道,觉得受益匪浅。
陆青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,声音洪亮:“房子跟人一样,根基得稳!手艺学到手才是自己的,往后啊,这盖房子的技术,保准越来越吃香!”
这话一出,不少年轻人都暗暗点头,看陆青山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敬佩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在山湾村众人的帮衬下,陆家新房的青砖墙体像是雨后春笋般噌噌往上长。
那青砖,是陆青山特意托陈志国从县里最好的砖窑订的,坚固耐火。
红瓦,也是精挑细选的上等货。
新房的轮廓一天比一天清晰,在五月灿烂的阳光下,青砖红瓦的组合显得格外醒目和气派。
这阵仗,在山湾村可是头一遭。
几乎每天都有村民特意绕远路过来看上几眼,看完便聚在村头树下,吧嗒着旱烟,议论纷纷。
“乖乖,这房子盖得,比镇上干部的院子还排场!”
“陆家这回是真要起来了,以前谁能想到陆癞子能有今天这出息。”
一个老汉感慨万千,语气里除了惊讶,更多的是不加掩饰的羡慕。
这些话或多或少传到林月娥耳朵里,她只是浅浅一笑,心里却比谁都熨帖。
她彻底变了样,不再是过去那个总是低眉顺眼、眼含怯懦的苦命女人。
如今她穿着陆青山从县里扯回来的新碎花布衫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用一根红头绳利落地扎在脑后,脸上带着以前少有的光彩和平和。
她时常会带着小雪来到热火朝天的工地,话不多,只是安静地看着丈夫指挥若定、偶尔亲自上阵的忙碌身影,或者在众人歇气的时候,适时送上晾好的凉茶和自家做的粗粮饼子。
“地基底下,我按俺娘说的,偷偷埋了几枚铜钱和一把谷子。”
一天傍晚,林月娥趁着人少,悄悄对陆青山说,脸上带着一丝羞赧和郑重。
“俺娘说这叫‘压财库’,能保佑咱家以后日子越过越红火,人丁兴旺。”
陆青山听了,心中顿时一热。
他知道,这是妻子对这个家最朴素、最真挚的期盼。
他反握住林月娥略显粗糙的手,感受着她掌心的温度,眼神坚定而温柔:“月娥,你做得对。这房子,我向你保证,不仅是村里头一份的好,更是咱们安安稳稳的家底!你放心,那些苦日子,都过去了。往后的日子,只会芝麻开花节节高,越来越好!”
房梁上好的那天,更是热闹非凡,堪比过年。
按照村里传下来的老规矩,上梁是盖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,要请村里手艺最好、福气最旺的木匠师傅亲自上梁,还要在梁上挂红绸,念吉利话,往下撒糖果馒头,图个吉利。
赵老蔫当仁不让。
他虽然主攻石匠活,但年轻时也跟老师傅学过几年木工,手艺在村里也是数得着的。
此刻,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蓝布褂子,红光满面地踩在刚刚架好的正房主梁上,像个得胜的将军。
他清了清嗓子,扯着洪亮的嗓门,用带着浓重关东腔调的韵白高声喊道:
“吉日良辰喜上梁啊——!金梁玉柱排两行——!”
“前有福星高高照——!后有财神稳稳帮——!”
“陆家新宅气昂昂——!子孙满堂福寿长——!”
“一撒金,二撒银,三撒陆家出能人——!”
“百年家业从此兴啊——!富贵荣华万年旺——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